碧螺春的原名叫“吓煞人香”。
碧螺春,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形、香、色、味着称。它的原名“吓煞人香”来源于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相传在清朝康熙年间,太湖地区的一位茶农在采摘茶叶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片奇特的茶叶,其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香气浓郁。茶农将其拿回家中烹制,发现泡出的茶汤清香扑鼻,味道鲜美,堪称佳品。由于茶叶的香气太过浓郁,以至于吓坏了路过的行人,故此茶叶得名“吓煞人香”。
后来,康熙皇帝品尝了这种茶叶,对其赞誉有加,并亲自赐名“碧螺春”。这个名字既体现了茶叶的颜色特点,又寓意着其香气的迷人。碧螺春的制作工艺讲究,采摘标准为春季的嫩芽和一芽一叶,经过杀青、揉捻、搓揉、烘干等工序,最终形成其独特的形状和品质。
碧螺春茶的特点如下:
1. 形状:碧螺春的茶叶形状卷曲如螺,紧结呈螺旋状。
2. 香气:香气浓郁,具有独特的果香和花香。
3. 色泽:茶叶色泽碧绿,茶汤清澈明亮。
4. 味道:味道鲜爽回甘,口感柔和。
1. 碧螺春茶的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经有关于其的记载。
2. 碧螺春茶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太湖地区的东山、西山等地。
3. 除了饮用,碧螺春茶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清热解毒、消暑解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