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的形成是自然与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核心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
受伤触发分泌
沉香树在遭受雷击、虫蛀、风折或人为砍伐等伤害后,为修复伤口会分泌出带有香气的树脂。这一过程需数月至数年,树脂初期为液态,具有黏性。
真菌感染与氧化
树脂渗入木质部后,若未被完全修复,会被黄绿墨耳等真菌感染。真菌与树脂发生复杂反应,导致树脂逐渐氧化、变硬,并产生醇厚香气。这一阶段需数十年至数百年。
长期醇化与凝结
经过微生物作用和自然环境(如湿度、温度)影响,树脂最终凝结成膏状结块,形成沉香。优质沉香需数百年时间沉淀,密度高、香气浓郁。
分类与特性形成
根据形成条件不同,沉香分为“沉水”(可沉入水底)、“栈”(半沉)、“黄熟香”(沉不下去)三类。其物理特性(如硬度、密度)和香气层次由树种、受伤程度及环境共同决定。
总结 :沉香是瑞香科树木受伤后,通过分泌树脂、真菌感染、长期醇化等过程形成的稀缺资源,兼具自然美学与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