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并非全部属于上海,这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行政区划所决定的。
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位于长江入海口,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总面积约1267平方公里。其中,约有1083平方公里的土地属于上海市,占总面积的85.6%;剩余的184平方公里则属于江苏省。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历史原因和行政区划的结果。
历史上,崇明岛是由长江带来的泥沙堆积形成的,形成初期并不属于任何一个行政区划。随着时间的推移,岛上的居民逐渐增多,为了方便管理,明朝时将崇明岛划归江苏省。1958年,为了支持上海的工业化建设,国务院决定将崇明岛划归上海市。但由于江苏省的一些居民已经在岛上生活多年,因此,江苏省仍然保留了崇明岛的一部分土地。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江苏省在崇明岛上有一部分土地是由于江水冲积形成的,这部分土地的形成时间晚于上海市对崇明岛的管辖时间,因此,这部分土地仍然属于江苏省。
1.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2.崇明岛的地理位置特殊,是连接长江上下游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3.崇明岛的行政划分对于上海和江苏两省市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崇明岛并不全是上海的,这是由历史原因和行政区划所决定的。这种情况也反映了中国在行政区划方面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