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百合花种球需注意选种、消毒、土壤、种植及养护等关键步骤,具体方法如下:
选种要求
选择饱满、无病虫害、表皮完整的单头种球,直径建议12厘米左右。若种球已发芽,可直接种植;未发芽的需催芽处理。
消毒处理
修剪烂根后,将种球浸泡在800-1000倍多菌灵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中30分钟,晾干后涂抹生根粉。
或用腐叶土、园土、河沙混合配制营养土,暴晒消毒或用消毒溶液处理。
土壤选择
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营养土为主,可添加腐叶土、珍珠岩或河沙混合,避免重质土壤。
容器要求
选择底部有排水孔的花盆,深度至少为种球直径的2倍(如20厘米),底部铺碎瓦片或陶粒增强排水。
处理种球
将消毒后的种球斜放花盆,鳞片开口朝上,覆土深度约5厘米,芽尖露出0.5厘米。
填充土壤
花盆底部铺碎瓦片,填土至10-15厘米深,将种球置于土壤中央,保持间距4厘米左右,再覆土至剩余空间。
浇透水
种植后立即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环境控制
温度 :15-25℃为适宜生长范围,避免高温或严寒。
光照 :喜阳植物,需每天至少6小时直射光。
浇水与施肥
盆土干燥后浇透,生长季定期追肥(如复合肥)。
避免积水,防止烂根。
生根与发芽
种球在湿润阴凉处可自然生根,约需2周左右。发芽后逐渐增加覆土深度。
进口种球建议秋季种植(9-11月),非进口种球需次年春季发芽。
若出现烂球,需及时修剪烂根并重新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