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山名为 万寿山 ,具体信息如下:
名称与地位
万寿山是颐和园的核心景区,与昆明湖共同构成主景区,全园占地2.9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
历史沿革
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前身为清漪园,以万寿山、昆明湖为基础建成。
咸丰十年(1860年)被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后改名颐和园。
别称与关联
颐和园别称“夏宫”“昊万园之园”,与香山、玉泉山并称“三山”,与圆明园、畅春园等合称“五园”。
地理特征
万寿山南麓中轴线上有佛香阁、排云殿等建筑,北麓与昆明湖相接,形成“前山”“后山”分区。
总结 :颐和园的山名始终为万寿山,其名称沿革与园林建设紧密相关,是清代皇家园林的核心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