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馆的藏品涵盖多个领域,主要包含以下五类核心内容:
古生物化石
包括恐龙、猛犸象、中华龙鸟等远古生物化石,以及三叶虫、腕足类等微化石。例如北京自然博物馆的7200万年前恐龙胚胎化石,安吉馆的15米长山东龙化石骨架。
脊椎动物与哺乳动物
涵盖恐龙、鸟类、哺乳动物(如披毛犀、东北虎、大熊猫)的化石及标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以3600万件藏品著称,其中包含重150吨的蓝鲸模型和长19.5米的印第安海战独木舟。
植物标本
包括珍稀植物化石(如“黄河象”头骨)和现生植物。国家自然博物馆收藏37万余件标本,其中中华侏罗兽化石为世界最早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
矿物与地质标本
包含矿石、陨石(如31吨世界最大陨石)及地质构造模型。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德惠陨石和山西自然博物馆捐赠的杨氏天镇龙化石模型是典型代表。
人类与文化标本
涉及古代人类化石、古代工具、民族服饰等。例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印第安人复刻模型和中华龙鸟化石。
其他特色 :
部分博物馆(如上海自然博物馆)结合现代科技(如XR互动体验、4D影院)增强展示效果;
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博物馆(如安吉自然博物院)通过复原场景和全息投影展示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