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是蒙古语词汇,意为 能工巧匠 ,现作为蒙古族部落名及旗县行政区划使用。具体信息如下:
语言含义
乌拉特在蒙古语中直译为“能工巧匠”,强调手工艺技能的精湛。
历史渊源
该部落原属科尔沁部,由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撒尔的十五世孙布尔海统领,早期活动于呼伦贝尔境内。
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将乌拉特部迁徙至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形成乌拉特三公旗(前旗、中旗、后旗),并延续为蒙古族部落。
现代行政区划
乌拉特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下辖的旗级行政区,包含乌拉特前旗、中旗、后旗,总面积约7476平方公里,人口约36.3万。
文化特色
乌拉特以传统手工艺闻名,如服饰制作技艺精湛,男子服饰雍容华贵,女子服饰典雅细腻,常在节日或那达慕活动中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