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处理污水方法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和生物膜法。
生物处理污水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分解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物质的过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污水方法:
1. 好氧生物处理: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主要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好氧生物处理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生物降解阶段和硝化反硝化阶段。
生物降解阶段:有机物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硝酸盐和硫酸盐等。
硝化反硝化阶段:在硝化过程中,氨氮被转化为硝酸盐;在反硝化过程中,硝酸盐被还原为氮气,从而减少污水中的氮含量。
2. 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不同,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进行的。厌氧微生物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如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污泥和某些工业废水。
3.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在固体表面形成生物膜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能够有效地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生物膜法分为固定化酶法、固定化细胞法和固定化酶-细胞法。
1. 固定化酶法:将酶固定在固体载体上,利用酶的催化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这种方法具有酶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但酶的稳定性较差。
2. 固定化细胞法: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在固体载体上,利用微生物细胞的代谢活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固定化载体可能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3. 固定化酶-细胞法:结合固定化酶法和固定化细胞法的优点,将酶和微生物细胞同时固定在固体载体上,提高处理效果。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