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下房产分割主要遵循以下原则,结合出资来源、婚姻贡献等因素综合判定:
婚前个人财产原则
婚前一方全款购买的房产,即使婚后加名,仍归原出资方所有。例如小李婚前全款购房后加名妻子,离婚时可能被判归小李。
父母出资归子女原则
无论房产登记在谁名下,只要明确为父母出资,离婚时归出资方子女所有。例如父母资助购房登记双方名下,房产仍归出资方。
共同财产按比例分割
婚后双方共同出资购买的房产,按实际出资比例分配。若一方未出资但登记名字,可能无法获得份额,但需结合共同还贷、家务贡献等因素综合判断。
婚姻贡献
包括家务劳动、子女抚养、家庭责任等。例如未婚同居期间共同出资购房,法院可能按比例分配。
债务与增值部分
离婚时需偿还共同还贷部分及增值收益,未出资方可能需承担相应责任。
特殊情形处理
一方存在严重过错(如重婚、赠与第三方财产),可能被少分或不分;
虚拟财产(如游戏账号、虚拟货币)按财产分割规则处理。
加名不等于分房 :仅登记名字不影响财产归属判断,需结合出资证据;
建议提前规划 :通过婚前协议、财产公证等方式明确权益,减少纠纷。
以上规则需结合具体案例综合适用,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处理复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