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主要分为进场验收、加工过程检查、安装验收三个阶段,具体要点如下:
质量证明文件核查
核查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含炉批号、规格、力学性能等),确保与设计要求(如HRB400、HRB500)一致。
外观质量检查
检查表面是否有裂纹、结疤、锈蚀(浮锈可清除,深度锈蚀需报废),直径、肋高是否符合标准,标志清晰。
抽样复检
按规范(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抽样送检,检测项目包括拉伸试验(抗拉/屈服强度、伸长率)、弯曲试验、重量偏差(重点防“瘦身钢筋”)及抗震结构专项指标。
下料与成型
核对下料长度、弯曲角度(如90°弯钩平直段≥10d)、箍筋尺寸及节点加密区要求。
连接质量
焊接:检查焊缝饱满度、无夹渣气孔,接头轴线偏移≤0.1d且≤2mm;
机械连接:直螺纹套筒检查丝头长度、螺纹完整性,拧紧力符合要求;
绑扎搭接:搭接长度(如1.2laE)、接头错开率(≤50%)。
核对图纸与位置
确保钢筋品种、规格、数量、间距与设计一致,重点检查梁柱节点、悬挑部位。
锚固与弯钩
边柱/角柱主筋需90°弯锚,平直段≥12d;箍筋末端应设置弯钩。
保护层与绑扎
垫块间距≤1m,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梁25mm、板15mm);
绑扎牢固度,剪力墙/柱箍筋加密区间距≤100mm。
使用卷尺、游标卡尺测量尺寸,靠尺检查垂直度;
机械性能检测依据GB/T 1499.2-2018标准,重量偏差控制:
直径6~12mm允许±7%,14~22mm允许±5%,22~50mm允许±4%。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保障钢筋工程的质量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