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称“华夏族”而使用“汉族”作为现代民族名称,主要源于历史发展、概念演变及现代政治需求。具体原因如下:
历史概念的演变
华夏族是古代中原地区的民族共同体,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包含炎黄部落及后续融合的少数民族,是汉族的前身。
汉朝建立后,形成了以“汉人”为标志的文化共同体,这一名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现代民族概念的确立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民族国家观念的引入,中国逐渐形成“汉族”这一现代民族名称,以适应国家统一和民族认同的需求。
身份证等官方文件统一使用“汉族”作为法定民族名称,强化了这一现代认同。
文化传承与融合
华夏族的文化习俗、语言文字等虽为汉族的根基,但已融入现代民族体系,形成“汉族”这一更具包容性的名称。
汉族在海外移民时仍保留“华夏人”的自称,但国内官方及日常生活中更倾向使用“汉族”。
历史与现实的区分
华夏族作为历史概念,强调古代中原文明的起源;而汉族作为现代民族,侧重当代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认同。
近代以来,中国强调“一族一国一语”的民族国家理念,进一步巩固了“汉族”作为现代民族名称的地位。
综上,从历史渊源到现代国家建设,“汉族”已成为更符合当代需求的民族名称,而“华夏族”更多作为文化符号被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