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服务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如何理解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25-06-21 00:24:19

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苏轼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所指的“闲人”,是一种在闲适中找寻乐趣,有着独特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的人。

苏轼的“闲人”有两层含义。首先,“闲”字代表了他此刻的境遇。由于政治上的失意,苏轼被贬谪至黄州,成为了无官一身轻的“闲人”。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沮丧,反而在闲适中找到了乐趣,这就是“闲人”的第二层含义。他欣赏月色,欣赏自然,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和喜悦,这种生活态度,就是他所说的“闲人”。

拓展资料:

1.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已经四年。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出自《记承天寺夜游》,原文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散文、书法和画作都极具影响力。

总的来说,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既是他在政治失意后的一种自我安慰,也是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他以闲适的态度面对困境,从日常生活中找寻乐趣,这种人生观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温馨提示:
本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如何理解】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