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位13年。
雍正皇帝,名胤禛,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帝的第四子。雍正元年(1723年)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位,共13年。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这些改革对于清朝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雍正帝的改革措施中,摊丁入亩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废除了人头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改土归流是雍正帝在西南地区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它结束了当地的土司制度,将土地归为国家所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火耗归公是雍正帝的一项财政改革,它将地方官员征收赋税时的火耗(银两熔铸过程中的损耗)收归国库,减少了官员的贪污机会,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雍正帝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的改革措施对于清朝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