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之所以得名“昆山”,主要源于境内产玉的玉峰山(今亭林公园内)所产的昆石,其质如玉、形态玲珑剔透,成为县名的核心来源。具体依据如下:
昆石得名依据
昆山境内玉峰山产出的昆石,质地洁白如玉,具有“伛、醉、透”等独特形态,被古人誉为“四大名石之首”。因石质出众,人们将产石的山称为“昆山”,并沿用此名作为县名。
历史文献佐证
唐代《吴地记》记载:“山,今在华亭县西北二十三里,盖割昆山之境以县华亭,而县名仍曰昆。”
明清方志均以“以县有昆山,故名”为解释,强调地名源于境内山脉。
地理特征补充
昆山虽以“山”为名,但境内最高山玉峰海拔仅80米,属于低矮山丘。其名称更多反映了对昆石的珍视,而非实际山体规模。
综上,昆山之名既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命名传统,也承载了历史文化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