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传统节日种类丰富,按功能、时序及地域差异可分为以下五类:
农事活动节庆
如赶秋节(庆祝丰收)、插秧节(部分地区)
物质交流节庆
以苗年为代表,包含祭祀祖先、互赠年货(如糯米糍粑、米酒)
祭祀性节庆
如苗年祭祖、龙舟节祈福、牯藏节(鼓藏节)
男女社交节庆
包括三月三街节(社交对歌)、踩堂舞(苗年)
纪念性节庆
如四月八节纪念英雄亚宜、盘王节祭祖先
苗年 :农历九月至十一月举行,历时九天,包含祭祀、歌舞、竞技活动,是全年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 :部分地区与苗年重叠(如黔东南),其他地区仍过汉族春节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有划龙舟、赛龙舟等习俗
四月八 :纪念英雄亚宜,蒸花糍、举行歌舞集会
吃新节 :农历七月,庆祝丰收,采摘新稻
贵州黔东南、广西融水 :以苗年为核心,保留完整传统
湖南湘西、广西文山 :有赶秋节、芦笙节等特色
云南文山 :保留花山节等独特民俗
牯藏节(鼓藏节) :2006年列入第一批非遗名录,包含祭祀、歌舞、摔跤等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来源,涵盖苗族节日的核心类型、时间节点及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