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种植需从选种、定植、养护等环节科学操作,以下是关键要点:
种子处理
清洗种子后浸泡3-5天,每日换水,待果核微裂后继续浸泡2-3天,促进发芽。
部分方法建议用高锰酸钾消毒后清水浸泡,增强发芽率。
品种选择
常见品种有“石硖”(耐旱)、“桂味”(品质优)、“福眼”等,根据当地气候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
土壤与穴口
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pH值4.5-6.5,有机质含量2%以上。
定植穴宽深80-80-60厘米,施入腐熟有机肥20-30公斤与表土混合。
株行距
株行距建议56×67厘米,避免过密影响通风。
水分控制
萌芽期和花期控水,促进花芽分化;结果期需充足水分,避免积水烂根。
采用“小水勤浇”原则,每次浇水深度30厘米左右。
施肥方案
基肥(秋末冬初):有机肥为主。
花前肥(1-2月):磷钾肥为主。
壮果肥(4-5月):氮钾平衡施用。
采后肥(8-9月):速效氮肥为主。
修剪整形
保持树形为开心形或自然圆头形,疏除过密枝、交叉枝及病虫枝,保留短小结果母枝。
病虫害防治
定期喷洒多菌灵等杀菌剂,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常见害虫。
温度 :生长适温19-28℃,早春9-15℃利于花芽分化。
光照 :需充足阳光,避免强风直射。
通过以上步骤,可科学种植出高产优质的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