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性能参数、适用场景及品牌服务,具体要点如下:
功率与制热量
选购时需明确“制热量”而非“匹数”,北方用户建议选择名义制热量≥-12℃的机型,确保极寒天气下稳定运行。
15㎡空间推荐1匹(约1500-2000W)制热量机型,避免“小马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
能效比(COP值)
优先选择超一级能效(COP≥4.4),例如美的PLSX-200(35)年均电费约451元,比电热水器省1500元以上。
注意“低温衰减率”,部分机型在-10℃时能效可能减半,需关注技术细节。
压缩机与运行模式
选择涡旋式压缩机,效率更高、噪音更低。
变频机型更节能,可自动调节运行功率,适合家庭使用;定频机型需频繁启停,耗电较大。
低温环境适配
普通机型适用-25℃,高寒地区需选择-15℃及以上的南北通用型或高寒型机型。
防冻设计需匹配当地最低气温,例如广州潮湿地区可选全直流变频压缩机。
安装与维护
外机需留0.8㎡空间,建议包安装服务(如长菱提供免费勘测)。
定期清洁主机、检查水管,确保防冻装置正常。
专业品牌优先
选择纽恩泰、芬尼等专注空气能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实力强且服务完善。
避免综合大家电品牌(如美的、格力)或跨界太阳能品牌,专注度不足。
容量与型号匹配
根据家庭人口选择容量:1-2人选80-150L,3人以上选200L以上。
注意区分“名义制热量”(-12℃工况)和“实际制热量”(7℃工况),北方用户以名义制热量为准。
噪音控制 :选择静音压缩机或带吸音处理的设计,降低运行噪音。
性价比 :综合能效、容量及售后服务,避免仅看COP值而忽视实际使用成本。
通过以上要点,可系统评估空气能产品的性能与适配性,确保选购到高效、可靠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