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高21层的楼盘属于小高层。
在住宅建筑分类中,小高层通常指的是高度在6至12层之间的住宅建筑。然而,这个分类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划分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在中国,一般将6至18层的住宅建筑视为小高层。
以总高21层的楼盘为例,虽然超过了通常定义的小高层上限,但根据多数地区的划分标准,它仍然可以归类为小高层。这是因为,尽管层数较多,但这样的建筑通常采用电梯设计,方便居民上下楼,且在建筑密度、间距和绿化等方面,小高层建筑能够较好地平衡居住舒适度和经济效益。
小高层建筑相较于高层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1. 居住舒适度:小高层建筑的居住密度相对较低,每户的居住面积和私密性较好,且通风和采光条件通常更佳。
2. 交通便捷:由于层数相对较少,乘坐电梯的时间较短,居民上下楼更加便捷。
3. 维护成本:小高层建筑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因为电梯数量较少,且建筑结构相对简单。
1. 在城市规划中,小高层建筑通常被视为一种过渡性的建筑形态,它既不是低层住宅的密集型布局,也不是高层住宅的密集型布局。
2. 小高层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城市,小高层可能被定义为18层以下,而在另一些城市,可能只限于12层以下。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高层建筑因其独特的优势,在一些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