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服务 退避三舍中的三舍到底有多大

退避三舍中的三舍到底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5-06-21 01:19:16

"退避三舍"中的“三舍”是指古代行军的一种距离单位,具体有多大呢?实际上,“三舍”等于九十里。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晋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晋文公曾经答应过楚国的使者,如果两国交战,他会让晋军退避三舍。这个承诺后来在城濮之战中得到了实现。晋文公命令军队后退九十里,以示尊重楚国,同时也利用地形优势赢得了这场战争。从此,“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用来形容主动退让,避免冲突。

那么,“三舍”等于九十里是怎么来的呢?这要从古代的行军制度说起。在古代,军队行军时,一般每天走三十里,这是“一舍”的距离。因此,“三舍”就是三天的行程,即九十里。

拓展资料:

1.古代的“里”是一个长度单位,但具体的长度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一里等于500米,所以“三舍”大约等于45公里。

2."退避三舍"的故事在《左传》中有详细的记载,这也是这个成语的出处。

3.在古代,“舍”还可以用来表示居住的地方,比如旅馆、客栈等,所以“退避三舍”也可以理解为远离争斗,退隐山林。

总的来说,“退避三舍”中的“三舍”是一个古代的行军距离单位,相当于九十里,也就是大约45公里。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主动退让,避免冲突的行为,一直被广泛使用。

温馨提示:
本文【退避三舍中的三舍到底有多大】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有货号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