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山楂需结合选地、播种、移栽及养护等关键环节,具体方法如下:
土壤要求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pH值以微酸性(可用硫磺或泥炭藓调节)为宜。
整地操作
深翻土壤30-40厘米,暴晒杀菌并施足底肥(腐熟粪肥+过磷酸钙)。
挖排水沟,避免雨季积水。
种子处理
变温沙藏法 :果肉碾碎后开水烫种,反复暴晒至70%-80%种壳开裂,再沙藏催芽。
早采沙藏法 :果肉压碎后湿沙藏180天,发芽率超95%。
直接播种 :处理后的种子均匀撒播,覆土2厘米,覆盖细沙保墒。
播种时间
春播 :3-5月,覆盖地膜提高发芽率。
秋播 :北方11月,北方化冻后定植。
移栽时机
常规移栽 :秋末冬初(11-12月)或春萌芽前带土球移栽。
嫁接苗定植 :秋后嫁接成活后,次年定植,株行距4×3米。
定植要点
挖80×80×100厘米坑,根系舒展,嫁接口高于地面5厘米。
水肥管理
浇水 :春旱浇透,夏季控水防裂果,秋后停水。
施肥 :幼苗期施氮肥,结果期增施磷钾肥。
修剪与病虫害
定期修剪枝条,保持树形,减少落花落果。
防治常见病虫,如蚜虫、山楂甲虫等。
种子繁殖 :适用于野生或自繁自种,但发芽率较低。
嫁接繁殖 :最常用方法,通过山桃或毛桃砧木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总结 :优先选择高权威性方法(如变温沙藏、嫁接苗),结合科学管理可确保山楂高产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