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是中国西北地区一条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地理通道,其核心信息如下:
地理位置
位于甘肃省西北部,东起乌鞘岭与黄河边索桥古渡,西至玉门关,呈北西—南东走向,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最窄处仅数公里。北侧为蒙古高原及沙漠,南侧为祁连山脉,两侧高山夹峙,形似走廊。
地形特征
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大部分为山前倾斜平原,海拔约1500米。最狭窄处(如嘉峪关附近)仅15公里,最宽处达200公里。
名称由来
因地处黄河以西且地形狭长如走廊而得名,同时因位于甘肃省境内,又称“甘肃走廊”。
历史地位
古代丝绸之路必经通道,连接中原与西域,见证了汉地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枢纽。
区域范围
主要涉及甘肃省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其中武威为传统中心城市。
总结 :河西走廊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狭长通道,更是承载千年文明交流的历史符号,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使其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