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建设的认定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和标准,具体认定流程及要点如下: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负责城市、镇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认定与处理。
乡、镇人民政府 :负责乡村规划区内违法建设的认定与处理。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在特定情况下(如涉及土地使用违规)参与认定。
核心依据 :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许可证规定建设。
其他情形 :包括擅自变更建设规模、改变用途、在禁止建设区域建设、临时建筑超期未拆等。
立案调查 :接到线索后组织调查,收集证据(如照片、视频、文件等)。
现场勘查 :核实建筑位置、结构、影响范围等,制作详细笔录。
证据核查 :分析证据,向规划部门询证规划情况。
法律适用 :根据《城乡规划法》等法规确定责任。
定性处理 :综合事实、证据及当事人申辩,作出是否拆除或整改的决定。
轻微影响 :如居民自建房规模小、影响轻微,可责令补办手续并罚款。
重大影响 :如商业综合体未取得许可且破坏总体规划,需限期拆除。
法院仅作为司法审判机关,不直接参与违法建筑认定。认定结果作为行政诉讼或行政处罚的依据。
总结 :违法建筑认定由城乡规划或乡镇政府主导,需严格遵循立案、勘查、证据核查等程序,结合法律条款和实际情况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