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租房的界定主要依据以下五类标准,结合房屋结构、居住人数及空间使用情况综合判断:
房屋结构改造类
通过隔断、搭建等方式将原始居住空间分割为多个小房间,或按床位出租。例如将厨房、卫生间改作卧室。
人均居住面积标准
每个出租房间人均居住面积低于5平方米,或总居住人数超过2人(法定赡养/抚养/扶养关系除外)。
非居住空间出租
将厨房、卫生间、阳台、地下储藏室等非设计为居住的区域用于出租。
居住人数上限
单个房间居住人数超过2人,或同一套房屋整体出租人数超过8人(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安全隐患与合法性
无消防保障措施、存在私拉电线等安全隐患,且违反《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关于租赁合同的规定。
补充说明 :
合租房与群租房的区别在于,合租房通常人均面积≥5平方米且人数≤2人,而群租房反之。- 违法建设、普通地下室等非正规房源不属于群租房整治范围。以上标准综合了法律条款与实际操作中的常见情形,需结合具体案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