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避雷方法需根据室内/室外环境采取不同措施,核心原则是减少与雷电直接接触的风险。以下是具体建议:
关闭门窗与电器
立即关闭所有门窗,远离阳台、外墙壁及电器设备(电视、电脑、收音机等),拔掉电源插头,避免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避免接触金属物体
不要触摸水管、煤气管、暖气管等金属管道,远离天线、铁丝网及建筑物外墙。
寻找安全场所
迅速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汽车内,避免孤立棚屋、岗亭等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
避免高耸物与导电体
远离树木、电线杆、烟囱、高架桥等高耸物体,不靠近孤立的水域或金属管道(如水管、铁轨)。
正确蹲姿避险
若无法立即进入避难所,应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抱膝,尽量降低身体重心,减少跨步电压伤害。
“双30原则”
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时间小于30秒,立即寻找避雷场所;
最后一次雷声后等待30分钟再外出。
避免使用金属工具与水源
不打伞、不使用高尔夫球棍等金属物品,雷雨中禁止洗澡或使用淋浴器。
高处作业 :避免在山顶、楼顶等高处停留,雷暴中应立即撤离;
驾车避雷 :若在车内,关闭车窗并停靠在低洼地带,避免使用天线。
总结 :优先选择室内避雷,若在野外需快速采取蹲姿或寻找防雷设施,严格遵循“三远二不”原则,避免接触金属和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