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混凝土耐久性需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施工质量及后期维护等多方面入手,具体方法如下:
水泥与骨料
选用低碱水泥(如低氧化镁、三氧化硫含量水泥),避免碱骨料反应。
选择活性骨料(含活性SiO₂、Al₂O₃),改善水泥石结构致密性。
控制骨料含泥量、泥块及有害物质(如硫化物、硫酸盐)。
外加剂
使用高效减水剂降低水灰比(≤0.38),减少毛细孔隙。
选择低收缩性、低氯离子的外加剂,防止收缩裂缝。
水灰比 :通过减水剂将水灰比控制在0.38以下,显著提升抗渗性和抗冻性。
矿物掺料 :掺入矿渣粉、矿渣等活性材料,增强胶凝物质稳定性。
振捣与密实
采用机械振捣确保混凝土内部无空隙,提高密实度。
控制混凝土厚度,避免表面渗透。
养护管理
及时覆盖保湿养护,防止表面开裂。
钢筋保护
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防止钢筋锈蚀。
控制早强剂用量,降低碱含量。
结构修复
定期检查裂缝、腐蚀部位,及时修补加固。
结合环境因素(如冻融、化学侵蚀)进行耐久性验算,制定构造措施。
通过上述综合措施,可显著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