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稀越电离的现象主要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有关,具体原因如下:
电离平衡移动原理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弱电解质溶液被稀释时,电离平衡被破坏,系统会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即电离程度增大。例如,弱酸HA在水中电离为HA⁺和A⁻,稀释后,HA分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增强,促进电离。
离子碰撞概率降低
稀释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浓度降低,离子间碰撞结合成分子的概率减少,从而更多离子以游离态存在,表现为电离度增加。
水的电离促进作用
稀释时,水的浓度降低,水的电离平衡(H₂O ⇌ H⁺ + OH⁻)正向移动,生成的H⁺和OH⁻浓度增大,进一步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常数不变
电离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稀释后,虽然离子浓度降低,但电离常数保持不变,导致电离度(α = K/起始浓度)随浓度降低而增大。
总结 :弱电解质稀释后,电离平衡移动、离子碰撞减少及水的电离促进共同作用,导致电离程度增大,即“越稀越电离”。这一现象在弱酸、弱碱及盐类水解中均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