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PAC絮凝剂的使用方法
甘肃PAC絮凝剂,即聚合氯化铝,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絮凝剂。它的使用方法如下:
1. 溶解:首先,将PAC固体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溶解。一般比例为1:100,即1公斤PAC固体加入100公斤水中。溶解过程中应不断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2. 调节PH值:将溶解后的PAC溶液调节至适当的PH值。通常,PH值应控制在4.5-5.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絮凝效果。
3. 投加:将调节好的PAC溶液通过计量泵或手动加药器均匀地加入到待处理的水中。投加位置应在反应池的前端,以便充分发挥絮凝作用。
4. 搅拌:在加入PAC溶液后,应立即启动搅拌系统,使PAC充分与水混合,形成稳定的絮体。搅拌速度应控制在40-60转/分钟。
5. 反应:PAC加入水中后,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絮体,这些絮体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杂质,形成较大的絮体。
6. 沉淀:絮体在反应池中沉淀,形成沉淀层。此时,应适当降低搅拌速度,避免破坏沉淀层。
7. 过滤:将沉淀后的水送入过滤设备,如砂滤池或活性炭滤池,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絮体。
8. 监测与调整: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应不断监测水的PH值、浊度等指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PAC的投加量。
1. PAC的投加量应根据原水水质、处理要求等因素确定。一般而言,投加量在5-20mg/L之间。
2. 在使用PAC时,应注意避免与酸、碱等物质接触,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絮凝效果。
3. PAC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受潮、受热,以免影响其性能。储存温度应控制在10-3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