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浇筑混凝土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具体选择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导管法
最常用且技术成熟的方法,通过导管输送混凝土并分段浇筑。导管需分段制作(每节2米左右),采用法兰连接并确保密封性。浇筑时需控制导管埋深(1-6米),连续作业以保证质量。
泵压法
利用混凝土泵将拌合物输送至水下浇筑位置,施工原理与导管法类似,但需注意管道密封性和压力控制。
开底容器法(吊斗法)
将预装混凝土的密闭容器沉入水下,通过开底卸料完成浇筑。适用于水深较浅(1-2米)且对质量要求不高的场景,但易导致材料分离。
预填骨料压浆法
在模板内预填骨料,通过注浆管加压填充空隙并胶结形成混凝土。适用于需要高密实度的结构,如桩基或防渗墙。
其他辅助方法 :
袋装叠置法 :将混凝土装入袋中逐层沉放,适用于小规模水下施工。
倾注法 :直接倾倒混凝土于水中,适用于极浅水深(1.5米内)且对质量要求不高的情况。
注意事项 :
混凝土强度需比设计值提高1个等级(如C25配C30),并优化坍落度(160-220mm)。
施工前需检测孔深、沉淀厚度及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成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