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全诗如下: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龙标而作。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得凄苦悲切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着称,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2.王昌龄,字少伯,唐朝着名边塞诗人,与高适、岑参等人合称为“边塞诗派”。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再以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无尽思念,感情真挚深沉,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