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指的是清晨时分。
“平明送客夜入吴”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在这句诗中,“平明”指的是清晨的时候,即太阳刚刚升起,天空开始发亮的时间段。这个词语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时间,特别是指日出后的时刻。
在这句诗中,诗人通过“平明送客”这一动作,描绘了一个清晨送别的场景。诗人可能是在清晨时分送别友人,而自己则继续夜行至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这样的描写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也体现了他豁达的性格,即使是在清晨时分,也不愿耽误友人的行程。
“夜入吴”则是指诗人在清晨送别友人后,自己继续前行,夜晚到达吴地。这种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也展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在古代,人们对于时间的感知与现代有所不同,他们更习惯于用天、地、人的自然状态来描述时间。因此,“平明”这样的词汇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成为诗人表达情感和描绘场景的重要手段。
1. “平明”在古代诗词中也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常用来表示清晨的时间,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有“平明送客楚山孤”的诗句。
2. 古代文学中,清晨常常被赋予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人们常用“平明”来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色和人物的心情。
3. “平明”一词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尊重和珍视,尤其是在送别、出行等特殊时刻,清晨更是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