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按揭房产的分割需根据产权登记情况、贷款偿还情况及婚姻贡献综合判断,具体规则如下:
婚前个人财产
若房产登记在婚前已取得产权证的一方名下,无论婚后是否共同还贷,均属于个人财产,另一方无权分割。
婚后共同财产
若房产登记在双方名下或仅登记在一方名下但婚后共同还贷,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按比例分割。
若婚后取得房产证但产权证仅登记在一方名下,且婚后共同还贷,仍视为共同财产。
首付方房产
若房产为婚前个人财产但婚后共同还贷,房产归首付方所有,需补偿另一方共同还贷及增值部分(计算公式:还贷本金+增值比例×还贷金额
)。
婚后共同还贷房产
均分原则 :若房产登记在双方名下,通常按50%比例分割,剩余贷款由取得房产方承担。
差额补偿 :若房产登记在一方名下,按(共同还贷金额÷总购房款)×房产现值×50%
计算补偿金额。
父母名义购房
若房产以父母名义购买,产权归父母,离婚时不可分割,但可主张返还出资款(视为债权)。
未取得产权证
若离婚时房产尚未取得产权证,法院暂不判决归属,待取得产权后再处理。
婚姻贡献 :考虑双方对家庭的付出(如抚养子女、家务等)。
过错情况 :若存在重大过错,可能影响分割比例。
实际使用需求 :优先保障子女抚养方或实际使用方权益。
协商优先 :双方可就房产估值、贷款分担等达成书面协议。
专业评估 :若协商不成,需通过法律程序申请房产评估。
法律咨询 :复杂案件建议聘请律师介入,避免权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