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是因《中英南京条约》被割出去的城市。
九龙原为中国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的一部分,位于香港岛的北岸。九龙半岛的割让是鸦片战争后中英之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的产物。该条约签订于1842年8月29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政府与英国政府在北京签订的一项重要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
1. 清政府承认英国对香港岛的永久占有;
2.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
3. 清政府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元;
4. 英国公民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5. 中英双方签订通商章程,包括进出口关税等。
根据《中英南京条约》的条款,九龙半岛及附近地区被割让给英国,成为英国在香港的领土。此后,九龙半岛逐渐发展成为香港的重要区域之一。在1898年,英国又通过《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进一步扩大了香港的领土,将九龙半岛的北岸和昂船洲等地纳入香港范围。
1.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九龙半岛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迅速发展,成为香港的商业和工业中心之一。
3. 随着香港的回归,九龙半岛成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核心区域,继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