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食用油持续涨价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涉及国际供需、成本传导及市场机制等多方面因素:
国际原料供应紧张
全球大豆、油菜籽等主要榨油原料因极端天气(如南美洲干旱、我国洪水)导致产量锐减,而国际油价上涨进一步推高物流成本。例如,巴西大豆库存枯竭,中国需依赖进口美国大豆,国际投机行为加剧价格波动。
运输成本持续攀升
国际油价上涨直接导致油料运输费用增加,尤其是海运成本显著提高。此外,国内物流环节因油价波动也层层加价,最终传导至终端消费市场。
国内市场供需失衡
食用油对外依赖度高,进口原料短缺导致国内供应紧张。疫情后消费波动、节假日需求激增进一步加剧市场缺口。例如,菜籽油因库存消化殆尽,市场供应普遍紧张。
投机行为与市场机制
国际期货市场投机炒作推高原料价格,国内企业为应对成本压力也采取提价策略。同时,包装材料(如PET、纸箱)成本上涨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应对建议 :建议家庭合理储备1-2个月食用油,关注促销节点(如“618”“双11”),并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替代品(如调和油、橄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