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南会战中,中日两军的攻坚点主要集中在南宁及其周边地区。
桂南会战,又称邕宁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的大型战役之一,发生于1939年11月至1940年2月。在这场战役中,中日两军的攻坚点主要集中在南宁及其周边地区,包括昆仑关、邕江等地。南宁作为桂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对中日双方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国军队以第五军为主力,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成功地在昆仑关地区击破了日军的防线,收复了南宁。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桂南会战中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显示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精神和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
日军则以第21师团为主力,试图通过邕江水路和陆路进攻南宁,但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未能达到预期的战果。
1.昆仑关战役:昆仑关位于广西邕宁县,是中国军队在桂南会战中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以第五军为主力,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成功地在昆仑关地区击破了日军的防线,收复了南宁。
2.邕江:邕江是广西的主要河流之一,是南宁的主要水源和交通要道。在桂南会战中,日军试图通过邕江水路进攻南宁,但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未能达到预期的战果。
3.第五军:第五军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一支主力部队,由杜聿明任军长。在桂南会战中,第五军作为中国军队的主力,成功地在昆仑关地区击破了日军的防线,收复了南宁。
桂南会战中,中日两军的攻坚点主要集中在南宁及其周边地区。中国军队以第五军为主力,采取积极的攻势行动,成功地在昆仑关地区击破了日军的防线,收复了南宁,显示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精神和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