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的建成耗时大约是690年。
京杭大运河,又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其建设历时之久,工程之浩大,堪称世界之最。大运河的建设始于春秋时期,但大规模的修建则始于隋朝,由隋炀帝杨广发起,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隋朝时期,从605年开始,到618年隋朝灭亡,大约13年的时间里,大运河的主要部分得到了初步的修建。然而,真正的大规模修建则是在唐宋时期继续进行的。宋朝对大运河进行了全面的疏浚和扩建,使其成为连接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的黄金水道。
从春秋时期开始,到元朝时期基本完成,大运河的修建历时大约690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无数劳动人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巨大的牺牲。据史料记载,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征用了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在隋唐时期,甚至动员了数以万计的士兵和民工。
大运河的建成,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一条水路交通线,更是一条文明交流的纽带,是中国古代水利和建筑技术的杰作。
1. 大运河的起点在北方的北京,终点在南方杭州,全长约1800公里,穿越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六个省市。
2. 大运河的主要河段包括通州运河、天津运河、南运河、淮河运河、长江运河和钱塘江运河。
3. 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还伴随着许多着名的水利工程,如隋朝的隋堤、宋朝的太湖水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