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时候的名称可归纳如下:
最早名称
福建最早被称为“闽”,最早见于《山海经》(西周时期),后秦朝统一中国后设立闽中郡,福建首次作为行政区划出现。
周代至秦朝
周代:福建属“七闽”地,是古越族的一支,被称为“东越”。 - 秦朝:置闽中郡,治所东冶(今福州),福建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
汉代至三国
汉代:设闽越国,以无诸为王,后因叛乱被平息,民众迁徙至江淮。 - 三国时期:吴国于208年设立建安郡,管辖福建部分地区。
宋代名称演变
宋代:因行政区划调整,福建路包含福、建、泉、漳、汀五州及邵武、兴化二军,共8个行政单位,故称“八闽”。 - 唐代:始用“福建”一词,设福建经略使加强边防。
其他别称
除“闽”外,福建还曾被称为“闽越国”“七闽”等,但“八闽”成为宋代后的固定称谓。
总结 :福建古称“闽”,最早见于周代,秦朝设闽中郡,宋代因行政区划发展为“八闽”,并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