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的栽培需严格匹配其高寒阴凉、喜肥怕涝的生态习性,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地理环境
选择海拔1500~2600米的半阴半阳缓坡地,坡度不宜超过30°,避免阳光直射。土壤以腐殖质丰富的黑壤土或砂壤土为佳,pH值6.5~7.0,忌连作(需轮作≥3年)。
整地技术
深翻土地20~25厘米,施用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作基肥,耙细整平。作畦时畦宽1.2~1.5米,沟宽30厘米,确保排水通畅。
种子处理
选用当年产种,温水30℃浸种24小时,拌草木灰增流动性,晾干后撒播或穴播,覆土5毫米。
苗床管理
遮荫保湿 :覆盖麦秸透光,出苗后挑松覆盖物。
间苗除草 :苗高3厘米时人工拔草,株距1厘米,保持田间无杂草。
起苗贮藏 :播后100~120天带土挖苗,阴凉通风堆藏(根朝内)。
移栽时间
冬栽在立秋后至封冻前,春栽在清明前后,株行距25厘米×25厘米。
种苗处理
移栽前用40%甲基异柳磷+多菌灵药液浸种10小时,预防病虫害。
温度与湿度
适宜高寒冷凉气候(年平均气温6~12℃),需保持空气湿度,避免强光直射。
除草与施肥
除草 :苗期人工拔草,定苗后浅锄深锄,防止根系损伤。
施肥 :生长期间追施氮肥,幼苗期减少肥量,避免烧苗。
灌溉与排水
需水量适中,雨季排水防涝,干旱时适当灌溉。
重点防治当归麻口病、根腐病等,可通过轮作、合理用药和及时除草预防。
总结 :当归栽培需精细管理选地、育苗、移栽及田间管理,严格遵循其生态习性可确保产量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