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可转债的核心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融资优势与风险平衡特性,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可转债通过“债权+股权”双重属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相比传统债券,其票面利率通常低至1%(如光伏企业案例中年利率仅0.2%),因投资者享有转股潜在收益,从而接受较低利息。
可转债在转股前作为债务,转股后转为股权,实现债务与股权的动态平衡。这种灵活性使企业既能利用债务杠杆扩大融资,又避免直接增发导致的股权稀释问题。
企业可设定转股价格(如市价的130%),在股价未达预期时保留债务属性,仅在股价上涨时才触发转股,从而减少即时股权稀释风险。
可转债融合债券稳定收益与股票增值潜力,既满足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获取固定利息的需求,又吸引看好企业前景的投资者通过转股分享成长收益,扩大融资渠道。
在政策鼓励下(如优化融资结构、扩大直接融资),可转债发行流程简化且市场接受度提高,尤其适合新兴产业应对融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