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卧铁是位于内江“凤栖窝”的古代河道清淤深度标尺,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历史渊源
卧铁起源于李冰治水时期,最初为石马,后因实用性改进演变为铁制标尺。它见证了2000余年都江堰岁修传统的延续,是古人“深淘滩、低作堰”治水原则的实物见证。
结构与功能
卧铁为圆柱形长条,长约4米,直径0.16-0.2米,埋于河床约1.8米处。每年枯水期清淤时,工人需挖至卧铁显露,确保河床深度适宜,保障水利工程正常运行。
文化象征
卧铁被赋予“定水神针”“金箍棒”等文化意象,象征着古人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它不仅是技术标尺,更是跨越时代的工程传承符号。
现代保护与传承
1994年,都江堰管理局对四根卧铁进行修复并编入文物体系,使其成为现代水利工程与历史文化遗产结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