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之所以得名,主要与其外形特征、采摘季节及历史传说相关,具体原因如下:
外形与色泽
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如螺,表面布满白毫,色泽银绿隐翠,形似螺蛳,故得“碧螺春”之名。
春季采摘
该茶多在清明前后采摘,正值春季,古人常以“春”命名茶类,如“西湖龙井”中的“龙井”即指春季茶,因此“春”字是命名的重要元素。
历史传说与康熙赐名
吓煞人香说 :明成祖朱棣曾因茶香浓郁而称其为“吓煞人香”,后康熙南巡时认为此名不雅,建议改为“碧螺春”。 - 碧螺峰说 :部分传说称茶名源于产自碧螺峰,但权威资料更倾向康熙赐名说。 - 花果香说 :茶树与桃李等果树混种,茶叶吸收花香果香,形成独特香气,但此说法多与传说相关。
产地特征
碧螺春产自江苏苏州吴县太湖洞庭山(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因产自洞庭山而得名“洞庭碧螺春”。
总结 :碧螺春的命名融合了外形(螺形)、采摘季节(春)、历史传说(康熙赐名)及产地特征,其中康熙赐名说因权威性较高且流传广泛,成为主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