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与掘进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最早期的盾构机主要由铸铁制成,结构简单,主要用于软土地层中的隧道挖掘。随着技术的发展,盾构机逐渐从单一的铸铁结构发展到采用钢材、混凝土等多种材料制造,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精密。
在20世纪初,盾构技术开始应用于城市地铁建设。这一时期,盾构机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敞开式或封闭式两种结构。敞开式盾构机适合于挖掘大型隧道,而封闭式盾构机则适用于挖掘小直径隧道。此外,这一时期的盾构机还采用了推进系统、导向系统、出土系统等关键技术。
20世纪50年代,盾构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这一时期,盾构机开始采用计算机控制,提高了施工精度和效率。同时,盾构机在结构上也得到了优化,如采用预制混凝土管片、提高盾构机直径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盾构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材料科学、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盾构机在结构、性能、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型盾构机具有更高的施工速度、更高的安全性、更低的能耗和更小的环境影响。
掘进机的发展历程与盾构机相似,但主要应用于岩石地层中的隧道挖掘。早期的掘进机以钻头为主,通过旋转钻头进行岩石破碎。随着技术的发展,掘进机逐渐采用切削刀具,提高了施工效率。
1. 盾构与掘进机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盾构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盾构技术的重要参与者。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隧道等地下工程需求不断增加,盾构与掘进机在施工中的广泛应用,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未来,盾构与掘进机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智能化。新型盾构与掘进机将具备更高的施工效率、更低的能耗和更小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