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是中国历史上极具象征意义的国宝重器,其具体的形状和特征因历史久远和多次失踪而充满神秘色彩。据史书记载,传国玉玺由一块蓝田玉雕琢而成,方形,四面刻有铭文。
传国玉玺的正面刻有李斯书写的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寓意秦始皇的统治是天命所归,期望江山永固。玉玺的四周则雕刻着龙凤、吉祥图案,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皇家的尊贵。玉玺的材质选用的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蓝田玉,质地坚硬,色泽温润,更显其珍贵。
1.传国玉玺的起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象征他的统治权威,命令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并由玉工孙寿刻于玉上,制成传国玉玺。此后的中国历朝历代,都以拥有传国玉玺为正统的象征。
2.传国玉玺的失落与寻找:传国玉玺在历史上多次失踪,引发了多次争夺和寻找。其中最着名的一次是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不慎将玉玺失落于黄河,从此下落不明。虽然历朝历代都有人声称找到过传国玉玺,但真伪难辨,至今仍是一个未解的历史之谜。
3.传国玉玺的文化象征意义:传国玉玺不仅是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上的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天命观和皇权神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国宝之一,其具体的形状和特征虽然已无法准确考证,但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至今仍被人们所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