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证不再需要进行年检。
自2017年11月4日起,我国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年检制度。这一政策调整旨在进一步深化会计领域“放管服”改革,减轻会计从业人员的负担,提高会计行业的活力和效率。
在过去,会计从业资格证需要定期进行年检,以确保持证人持续符合从业资格的要求。年检通常包括对持证人职业道德、继续教育情况、工作表现等方面的审查。然而,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年检程序繁琐、成本较高,且对持证人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
取消年检制度后,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继续教育:会计人员需要定期参加继续教育,以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继续教育情况将作为其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2. 诚信管理:通过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进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3. 动态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会计人员的资格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不符合从业条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4. 行业自律:鼓励行业协会发挥自律作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1. 继续教育:会计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每年累积的学时不少于24小时。
2. 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维护会计职业形象,不得从事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3. 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会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会计人员信息、资格、继续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