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漂是垂钓中用于特定鱼种的鱼漂类型,其核心特点是通过缓慢下沉的漂身设计,帮助钓手判断鱼的活动情况。以下是具体解析:
定义与用途
行程漂专为钓行程(鱼在水皮至水底之间的觅食层)设计,通过缓慢下沉的漂身和长漂尾,使鱼在中途有更多吃饵机会,便于打接口鱼。
结构特点
漂尾长度 :通常为15-17目,部分更长,因行程表现于漂尾而得名。
漂身设计 :多为枣核型,下沉缓慢,需搭配长漂脚以稳定温度,确保下沉过程可控。
适用场景
主要用于钓翘嘴等上层鱼,因其饵料下沉慢,鱼有充足时间发现并抢食。
注意事项
小鱼多的情况下不适用,因饵料易被快速吃完。
需根据鱼种调整漂身重量和浮漂灵敏度,以平衡反应速度与稳定性。
综上,行程漂通过独特结构优化了垂钓效率,尤其适合目标鱼种为翘嘴等需慢下沉的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