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被称为“八闽”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核心源于宋代行政区划体系:
行政单位数量稳定
自北宋起,福建长期保持“八府、五州、二军”的行政区划结构,即福州、建宁、延平等八府,加上其他州军,总数始终为八个同级行政单位。这一体系在南宋、元明清各代虽有名称调整(如“路”“府”),但数量未变,成为文化符号。
历史沿革的延续性
唐代 :福建分五州(福、建、泉、漳、汀);
北宋 :确立“八州、二军”格局;
南宋 :建宁府取代建州,总数仍为八;
元明清 :虽改称“路”“府”,但八路/八府的称呼沿用至今。
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八闽”不仅是数字游戏,还承载中原文化与福建本土融合的历史。南宋“衣冠南渡”中,林、黄、陈等八姓入闽,与行政区划形成互文,强化了地域认同。
现代名称的沿用
尽管福建现辖9个地级市,但“八闽”作为历史别称,因文化传承和行政区划稳定性,仍被广泛使用。
综上,“八闽”是宋代行政划分的产物,通过数量统一和文化符号的叠加,成为福建独特的地域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