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自爆主要由内部缺陷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具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五类:
硫化镍杂质膨胀
钢化玻璃中含有的硫化镍(NiS)杂质在热处理过程中会发生相变,体积膨胀约2-3%,若位于最大张应力区域(如边缘或表面),会破坏应力平衡引发自爆。这是自爆的主要原因,占比超90%。
内部缺陷与应力集中
加工缺陷 :表面划痕、炸口、爆边等缺陷会导致应力集中。
内部杂质 :微小气泡、结石、夹杂物等在应力集中区域(如边缘)扩展,形成裂纹。
温度变化与热应力
急剧温差 :冷热交替或阳光直射导致内外热胀冷缩不均,产生热应力。
阳光暴晒 :局部过热引发热应力,尤其吸热玻璃风险更高。
外部物理作用
风荷载 :强风压力超过玻璃抗压强度时引发破裂。
尖锐物体撞击 :瞬间冲击力破坏应力分布,加速自爆。
安装与使用不当
安装缺陷 :间隙过小、爆边、爆角等导致抗风压强度降低。
养护问题 :长期暴晒或温差过大加速自爆。
总结 :钢化玻璃自爆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硫化镍含量和内部质量,使用中需避免剧烈温差和外部冲击,并采取防护措施(如贴防爆膜、控制温差)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