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时间始于春秋时期。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水道,也是中国最古老、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其开凿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下令开凿邗沟,连接长江和淮河,这是京杭大运河的雏形。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为方便南下巡游,又大规模扩建了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2700多公里,使京杭大运河成为当时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唐宋时期,京杭大运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通道。元朝时,京杭大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缩短了航线,使之成为现代京杭大运河的基本线路。
1.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不仅促进了南北物资的交流,也推动了沿途城市的发展,如扬州、杭州等城市都因大运河而繁荣。
2.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勇气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京杭大运河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在交通运输上,还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中国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