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是东亚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主要出现在中国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及日本、韩国南部。其核心特征如下:
时间范围
每年 6月中旬至7月中旬 ,持续约1个月。具体开始时间因年份和地区而异,如江南地区通常在6月上旬进入,江淮流域则在5月下旬形成梅雨锋。
形成机制
由 夏季风与冷空气交汇 形成准静止锋。暖湿气流(来自太平洋)与冷空气在江淮地区相遇,导致降水集中,湿度大。
气候特征
连续阴雨 :降水频繁,日照时数少,空气湿度大;
亚热带特征 :气温较高且稳定,利于农作物生长。
别称与影响
因江南梅子成熟得名,故称“梅雨”或“黄梅天”;同时因湿度大易发霉,又称“霉雨”。
区域差异
我国南方(如江南)和江淮流域的梅雨强度、持续时间存在差异,南方通常更早进入且雨量更大。
总结 :梅雨季是夏季风与冷空气交汇的产物,以连续阴雨、高湿和亚热带气候为特征,对农业和日常生活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