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以下五类,其中苗年、四月八和芦笙节最为隆重:
苗年(春节)
相当于汉族春节,一般在农历九、十或十一月的辰、卯、丑日举行,是苗族最盛大的节日。
活动包括祭祖、跳芦笙舞、踩堂舞、打糯米粑等,象征庆祝丰收与祈求来年平安。
四月八
纪念苗族英雄亚宜,流行于贵州贵阳、黄平等地。
活动有赛刀山、下火海、吹笙对歌,体现民族英雄精神与文化传承。
芦笙节
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核心,多在农历正月、二月或三月举行。
用于祭祀祖先、祈求丰收,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吃新节
农历六七月间举行,流行于贵州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
以祭祀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为主题,包含祭祀仪式和丰收宴。
龙船节
农历五月初五或廿四至廿七日举行,主要在贵州台江等地。
以龙舟竞渡为核心,融合祭祀与娱乐活动。
其他重要节日 :
赶秋节 (立秋日):纪念苗族始祖蚩尤,有荡秋千、对歌等习俗。
踩花山节 (正、二月或四、五月):青年男女对歌求爱,流行于云贵川等地。
以上节日均承载着苗族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与生活智慧,部分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