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爆炸的常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五类,主要涉及材料缺陷、安装问题、环境因素及应力异常:
硫化镍杂质(主因)
玻璃生产中若混入硫化镍(NiS)杂质,在高温下形成α相,冷却后转变为β相并体积膨胀,导致内部应力集中,最终引发自爆。这是钢化玻璃自爆的最主要原因,占比超90%。
温度与热应力异常
极端温差 :室内外温差过大(如昼夜温差超20℃)或局部热源(如阳光直射空调外机)导致热胀冷缩不均,产生应力叠加。
加工温度不均 :淬火过程中若加热/冷却不均匀,会使玻璃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增加自爆风险。
安装不当
间隙问题 :安装时玻璃与框架间隙过小或过大,导致热胀冷缩受限,产生挤压力或拉伸应力。
框架不平整 :安装面不平整使玻璃受力不均,长期引发应力集中。
边缘损伤 :安装过程中划伤或磕碰玻璃边缘,形成应力集中点。
内部缺陷与损伤
制造缺陷 :玻璃内部存在气泡、裂纹或夹杂物,削弱结构强度。
表面损伤 :搬运、安装或维护中产生的微小裂纹或腐蚀,可能诱发自爆。
外力冲击与振动
突然的外力撞击、震动或强风等,可能直接破坏玻璃结构或加速已有损伤的扩展,导致自爆。
预防建议 :优先选择低镍原料以减少硫化镍含量,安装时预留合理间隙并确保框架平整,避免阳光直射玻璃表面,定期检查玻璃完整性。